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 索      
《文潞公耆英会图》估价过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2012-6-26 14:24:41
图为《文潞公耆英会图》 
图为《文潞公耆英会图》

高2米、宽0.96米的巨幅北宋遗作《文潞公耆英会图》,7月中旬将在京举行首次拍卖会。它也是迄今发现留存于民间的尺幅最大的北宋作品,即使将台湾故宫(微博)及北京故宫所存全部北宋作品汇总一处,也仅只有数帧在尺寸上可与其相比肩。

该画屡屡见诸《宋史》、《梦溪笔谈》、《渑水燕谈录》等典籍记载,是带有文献性的历史遗珍。当是时,正值王安石变法期间,北宋名臣文彦博留守洛阳,退休宰相富弼也闲居于此,二人仿唐代白居易“香山九老会”形式,组织13位退休朝廷高官,办了一次诗酒雅会,史称“洛阳耆英会”。为纪念这次难得的雅事,文彦博在酒会后聘请著名画工福建人郑奂,在洛阳妙觉寺的影壁上画了一幅写照图,被广为传诵。同时,当时参会人也各自延请名家,照郑奂原本,摹绘绢本珍存于密室。行将上拍的《文潞公耆英会图》很有可能便是文彦博请人为自己临摹的那幅原稿。据组织者透露,该画估价在亿元以上。

画幅上,13位参会者的形象栩栩如生,原因在于画者对所绘对象都有深刻认识。据南宋王辟之著《渑水燕谈录》记载,郑奂在画《文潞公耆英会图》前对与会人中大部分人的形象已有所了解,只有司马光和大名府知府王拱辰从未谋面,为此,他不但看过司马光的画像,还专程到大名府拜访王拱辰,认准了王的形象。“据此可推定图中人物形象均是本人真实面目,此13位参会者的形象可作为标准像列入文献典籍。”单国强说。

此外,同期上拍的还有元四家之一倪瓒的作品《苍林茅屋图》真迹,以及徐悲鸿1949年为著名书法篆刻家简经伦绘制的宽3.9米的手卷《十骏图》——它是徐悲鸿作品中极其少见的长卷,比曾经引起轰动的徐悲鸿赠新加坡名人黄曼士的同题材作品宽出一倍还要多。

6月20日起,北京隆荣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将安排以《文潞公耆英会图》、倪瓒《苍林茅屋图》、徐悲鸿《十骏图》等为代表的百十件艺术珍品,做全国巡回展览以及专家、收藏家交流鉴赏会。巡展及鉴赏会计划首站安排到人文艺术气息浓厚的杭州,再到国内金融中心上海,后至南中国的中心城市广州。7月10日展品将返回北京举槌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