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又发现一种被子植物化石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2013-12-2 8:22:31

又一种1.25亿年前在辽西大地上绽放花朵的植物被发现,科学家把它命名为黄半吉沟白氏果。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鑫研究员等在刚刚出版的《地质学报》英文版上报道这一研究发现时称,这是一种新的被子植物化石。这一化石标本由朝阳萃宝斋古生物化石店白雪东捐赠,其名称也是根据他的姓氏命名的。
被子植物,又称有花植物。被子植物与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兴衰密切相关。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难解的植物学谜团。十余年来科学家先后在辽宁朝阳地区的义县组地层中发现了7种被子植物化石。其中,梁氏朝阳序、辽宁古果、迪拉丽花、瓶状辽宁果和黄半吉沟白氏果,都是在辽西北票地区黄半吉沟发现的。黄半吉沟白氏果的多个果实连接在一起,每个果实具有一个宿存花柱,果实中有一个种子,符合人们对于被子植物的定义。
王鑫称,这些出产于黄半吉沟同一地点的五种形态各异的被子植物化石向人们暗示,它们在义县组的涌现应当是长期演化的结果,早白垩世不会是被子植物起源的时代,被子植物的历史应当更长。因此,新化石的发现不但没有解决被子植物的起源问题,相反,它只是把被子植物的起源推向更神秘、更古老的时代。由此看来,被子植物起源的谜底只有在结合植物学各个学科共同努力的基础上才能最终的揭开。
此项成果由渤海大学、深圳市中科院仙湖植物园、国家兰科中心和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四家单位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