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 索      
藏家讲述与粗瓷大碗收藏的故事 来源: 作者: 2013-6-24 8:13:21
 

粗瓷大碗 

粗瓷大碗

双耳花瓶

双耳花瓶

瓷杯

瓷杯

一个画工粗糙、烧制笨拙的粗瓷大碗,一个造型简单的双耳花瓶。还有单耳瓷杯,这3件东西不是什么名贵瓷器,但对呼和浩特市总局街的宋爱和来说,却弥足珍贵。这些物件是当年他母亲留下的,珍藏着他对母亲的思念。

宋爱和讲述了这3件“宝贝”的故事。

百姓有约 老记忆

1952年,父母服从组织安排,从北京带着少数的生活必需品支边来到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其中就有吃饭必备的那只粗瓷大碗。后来父母调到呼和浩特市,工作稳定了,餐具也多了。家里人总是说那只大碗太难看了,强烈要求扔掉,母亲就是不扔,还收了起来。

我10岁的时候,随母亲回老家探亲时,在北京的一个商店买了一只花瓶,瓶身上以“劳动模范”为主题,绘制一位妇女扛锄头在田间劳作的画面,尽管简单也给家中增添了些许生活色彩。每到夏季各种野花盛开时,母亲都会采回一大束插放进去。一次家里打扫卫生,我来回搬抬东西时不小心磕掉瓶身上的一只耳,母亲还专门请民间匠人进行了修补。

分享到

上个世纪70年代,母亲所在的单位给她发了一只杯子,瓷杯上印着精巧的农民和民兵学习语录的图案。后来,杯盖被来家里玩的小孩打碎了,就那样母亲也用了多年。

1996年时,王书香离休,享受县处级待遇。但是,俭朴的生活作风没有改变,记录夫妻俩人生轨迹的3件宝贝一直珍藏着。

去年11月份,王书香老人因病辞世,宋爱和便将这些珍藏着父母生活经历的老物件保存起来,寄托思念,勉励自己。